概况

图书馆简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概况 - 图书馆简介 - 图书馆简介 - 正文

闽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包括逸夫图书馆、科技信息楼分馆、圆山校区分馆等三个馆舍。馆舍总面积约3万平米,阅览座位2805个,周开放时间96小时。2008年,逸夫图书馆新馆建成并投入使用,2016年9月新增科技信息馆舍。2017年漳州农校图书馆并入我校图书馆。

图书馆下设学科服务与自动化部、资源建设部、流通一部、流通二部、信息参考部和办公室等五部一室。拥有一支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的专业队伍,现有正式职工56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正高5人),占员工总数26.8%,中级职称29人,占员工总数518%;具有硕士以上学历26人,硕士以上学历占员工总数46.4%。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图书馆现已基本形成适应我校各学科教学与科研的馆藏资源体系和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250.81万册,纸质期刊5309种,电子资源483.61万册,中外文数据库50个,自建《人物库》《文艺库》《方言库》《方志库》等8个数据库,已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综合性藏书体系以及契合师范办学特色的馆藏布局。

多年来,图书馆以“读者第一、服务育人”为宗旨,积极主动开展自助借还、图书预约和续借、室内阅览、新书荐购、学科服务、参考咨询、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信息素养教育、移动图书馆等多层次、多形式的读者服务。开设电子阅览室及文献检索培训室面向学院、科研团队举办信息素养培训,提高读者获取和利用馆藏文献和网络资源的技能;馆内拥有近150台电脑终端供来馆读者访问文献信息资源、校园网资源及网络资源。校园无线网络已覆盖全馆区域,基本实现了资源存储数字化、服务手段现代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广泛联合学院、职能部门、学生社团与校外社会组织常态化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积极构建观、读、听、评、诵、品等多位一体的立体式阅读推广模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扎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持续开拓闽南文化传承助力书香校园建设,依托“龙江讲坛”引领师生在近距离接触、深层次了解、全身心体验中感悟闽南文化。积极参与福建省高校图工委各项工作和活动,认真履行福建省高校图工委新媒体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FULink)新媒体工作组牵头单位的职责,协同推进FULink平台建设。

未来,图书馆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融入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不断提高馆藏资源保障建设水平、服务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努力建设成为与学校教学、科研发展相适应的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特色突出的服务主导型图书馆,成为闽南地区的文献信息中心。为学校建设成“东南亚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融合发展”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做好资源支撑与服务保障。(2025年9月)